【安慶日報】涼亭鎮:念好“和”字訣構建多元善治新格局
本報訊 近年來,宿松縣涼亭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貫徹落實“六尺巷調解工作法”,建立健全多元調解機制,著力打造“和”系列治理品牌,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。
“和”潤聚民意,聯動“一盤棋”。強化力量統籌。發揮矛盾調處“指揮部”作用,整合轄區網格員、志愿者、鄉賢和“五老”等各方力量,推動矛盾糾紛早發現、早化解,努力打造鎮域治理共同體。突出源頭治理。健全滾動式拉網排查機制,對發現的矛盾訴求,由片干部上門化解,“兩委”干部定點包辦,結合干部掛鉤指導,做到“一般矛盾不出村、重大矛盾不出鎮”。
“和”順安民心,接待“一站式”。構建全要素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站。推行矛盾多元化解平臺建設,整合融合糾紛調處中心、信訪接待中心、治安治理中心,進駐法庭、信訪、司法等7個部門,設立綜合受理、法律咨詢等6個窗口,集中受理信訪紀檢投訴、法律援助、矛盾調解等事項,打通群眾反映訴求“最后一米”。構建全覆蓋巡查網。科學劃分72個網格,配備專兼職網格員72人,走訪采集矛盾糾紛、安全隱患等信息,錄入網格化社會治理智能應用平臺。構建全流程服務機制。實行初信初訪首問首接責任制,簡化辦理流程,明確答復時限、責任人員,做到“簡單訴求當日解決、一般訴求一周內解決、復雜訴求兩周內答復”。
“和”議解民憂,調處“一攬子”。首創“三類三步”調解法。對涉法涉訴類矛盾,事實清楚、爭議不大的,由法律服務窗口提供咨詢援助等服務;對涉村涉規類糾紛,相應窗口在受理同時進行政策普及,同步交辦至相應村居,限時辦結并及時反饋。創新“閉環管理”責任鏈。分類派發、分級處置摸排到的矛盾問題,制定班子成員責任掛包清單,對合理訴求限期調處,不合理訴求積極勸解,確保矛盾化解、問題銷號、群眾滿意。今年以來,全鎮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500余起,辦結率達到97%。
(通訊員 陳甜)【2025年06月26日第A07版】
責任編輯:戴菊榮
